生活还有诗和远方
——日站君
春日已至,去哪里最能感受国内各地的烟火气息?那必须是核酸检测点!志愿者热情似火,医护人员忙前忙后,市民们井然有序。
十二世纪北宋首都汴梁,有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它是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繁荣的见证。而今二十一世纪,有陈志杰的《核酸检测上河图》。
网友戏称《清明上核图》,千年之后或将成不解之谜。
有网友作诗一首,赠与此画:奇葩俗世奇闻多,奇人精心作奇画,核酸检测载史册,奇观奇景奇妙事。你发现了吧,完全不押韵,难受的如同我人在魔都,满仓A股。
那些令人动容的场景……
对于北宋张择端笔下的汴梁,整幅画卷人物五百余位,牲畜五十多只,车辆二十余艘,房屋建筑、树木、桥梁等众多,层次结构分明,有条不紊,展现北宋汴京城市风貌。
而今,“核酸检测上河图”整幅画卷,以大规模核酸检测为背景,全画共345个人物包含医护人员、居民、志愿者、消毒人员、新闻记者等,15个当地景点和标志性建筑物。
这是一幅疫情核酸检测的群像图,是作者陈志杰根据核酸检测的现场场景绘画而得,更难得的是,画卷中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使命与特点。
广东省人员众多,特别是外来人员众多,为与时间赛跑,医护人员不得不满轴转。
很真实的一幕是,有的医务人员因太疲惫,或趴在椅子上休息,或蜷缩在桌子旁……
医护人员、新闻记者、志愿者、排队的居民等人物跃然纸上,一个不缺,他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核酸检测。
而广东的地标建筑岭南明珠体育馆、佛山西站、佛山祖庙、平洲玉器街、西樵山等地标等伫立其中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说起这幅画的由来,还是去年5月的某一天,作者陈志杰接到社区通知去做核酸检测。
“全程大家井然有序地等待着,透过医务人员的防护罩,看到他们脸上满是汗水,有的医务人员脱下防护服,汗水浸湿了全身。”
不仅医护人员,在场还有其他人员,消防员全副武装,临阵以待;志愿者身穿红马甲组织引导;党员干部严守一线,维护秩序;广大居民自觉排队;新闻记者为避免妨碍工作,躲在旁边拍照录像。
评论列表 (0条)